媒體對於大規模陸客的來訪,總是用大版面、即時的、鉅細靡遺的報導他們從早到晚,吃喝玩樂(除了撒拉可能不方便入鏡)…等等行徑。說真的,他們也不過就是一群觀光客,因為業績頂尖被公司以旅遊做為犒賞的員工,這和國內許多壽險公司,在過去榮景年代會集體出團去什麼關島夏威夷澳洲的行徑沒啥兩樣吧。

 

不同立場的媒體,對於報導與下標的角度大相逕庭,十分明顯。多數的觀點都是提到商家如何備妥歡迎小禮啊,準備再掀暨消費券之後的一波買氣,當然免不了拍攝他們花大把鈔票,大袋小袋入手的畫面,我光是想像他們去故宮狂掃翠玉白菜和東坡肉吊飾的情景,雖不意外,但就是覺得十分有趣。而某家報社卻擴大所謂有錢就是老大一付錢都花不完的跩樣”…..頗為不屑的言詞。

 

其實把他們當作shopping團,有何需要意識形態之爭呢?

 

這讓我想起兩年半前,我們公司對岸的同事來台開大會,可說是大規模陸客來台的始祖。一下子湧入500位以上所謂的大陸同胞,整個過程籌畫了四、五個月,沙盤演練各式各樣的狀況,讓當時身兼公關之職的我著實好好上了一課。

 

首先,我們兩岸三地密集會議,不斷灌輸正確說法,就是一個公司內部的年度大會,極為商業的目的。據說當時要來台的同事們,每個人都要回到出生地去取得某些繁雜的各式證明文件,才能在內地具備申請來台的資格。(想想我們用身分證和照片辦個護照就可以出國去了,真是簡單多了)

 

媒體之神通廣大永遠超乎意料之外,國內數家媒體一路從北京機場出發就跟隨到香港轉機(尚未有直航呢),再一路跟到桃園機場以至於下榻的飯店。全程live轉播,我的手機從沒斷過地被記者苦苦央求一定要給個採訪。於是在他們來台開會過程中,我每一個小時安排三位對岸同事讓各家電視台採訪,也算是讓他們交差有畫面可以播出,大家都是為了工作囉,媒體也是很辛苦的。

 

當時的新聞切入,總是愛提及什麼年紀輕輕的數百萬科技新貴啦,陸客最愛的小吃啦,最愛去的地點啦,要買什麼回家啦,對來台的印象啦其實也和最近的新聞差不多,沒啥不一樣的問法,哈哈。

 

大家都是凡人啦,出國都是一樣的行為,逛街購物,拍照美食買禮物。平常心看待,消費者開心,商家滿意,促進經濟,一團和氣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