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來到位於石牌的一所私立中學聽取入學說明與辦校理念。我家兒子在極不情願的狀況下臨時參加了國英數的考試,另外好像還包括團體活動的觀察和樂樂棒球測驗。一起在聽取說明會的家長大約有近百位吧,和他們十分專注聆聽神情的比較起來,我應該是屬於有機會念就念,沒有就算了的這種家長。我還是抱持公立國中也會有好發展的想法,私校不見得就是比較好的選擇。我相信,最主要是孩子的自主能力以及家長給予的教育和人格養成。
當然私校的規章和教學品質是有一定的程度,尤其是號稱"雙語"教學更是現在許多父母希望孩子要奠定的基礎。加上小班制,老師們比較可以貼近管理,就整體來說,應該是優於公立國中的。看到他們展現七年級生的所謂英文論文報告,我還滿替兒子感到辛苦的。話說回來,當時我在所謂的升學班,國三的時候,每天留在學校讀書到晚上十點,晚餐還是我爸拎來給我的。(就是那種圓柱型,上面裝飯,底下可裝湯的那種)。為了考高中聯考,我們也是苦讀了近三年,雖然現在改成基測、學測,換湯不換藥,還是在跟升學競爭。外加目前的大環境,英文不是只用來應付考試,而是希望真的可以墊下未來溝通的基礎。
曾幾何時,我也到了這種關注兒子國高中升學選校的階段了。和老公乖乖坐著聽了兩個小時的說明會,看完如此"嚴謹"的理念,不免還是想說,好吧,有考上就來念吧。總是選用較為嚴格的標準來讓孩子儲備競爭力,雖然對他來說,會比進入公立國中辛苦,但心裡還是不免存著,應該對他的將來是有幫助的吧。想當然,兒子只有又被勉強的無奈。
做父母的,為孩子造橋鋪路,認定這對他們是好的,抱著"以後你們就知道了"的心態。用心良苦的父母啊。提早面臨社會競爭力的孩子吶。算算剛好是三十年前的處境,這就是人生的循環吧。
留言列表